這次回台北看家人 有著與往常不同的感覺
倒不是因為家裡有甚麼變化 純粹是對家人的依賴與捨不得
我和爸爸的關係 是一直到碩士畢業出社會工作才漸漸好轉
以前的我太躁動 也太不細心 而爸爸的專制與強勢和大男人主義 總讓媽媽也不好過
一直以來 我都是抱著"回家看媽媽 也看爸爸"的心情 從來都不是"想看看爸媽"...
我們沒有疏離 但也並不靠近 可以講上幾句話 但沉默是大多時候
婚後 我住在台中 約莫一個月回去一次 也把自己婚前養的貓 託爸媽代養
爸爸一直愛著那隻貓 用他的方式 會跟他說話 也負責他的清潔和飲食
媽媽則幫忙牠洗澡 也常常念我 丟了隻貓在這裡 很麻煩
貓咪 成了我們最常用的開場白 爸爸總是告訴我牠很好
我也相信確實是這樣的
爸爸這這陣子 身體有一些小病痛 有新有舊
舊的是脖子神經痛 新的是眼下方長膿包
新傷好處理 舊傷要花時間 而爸爸卻是覺得沒甚麼大礙 拖著不去看醫生
其實 從他的沉默和皺在一起的眉頭 誰都知道那種疼痛忍不了多久的
這次 爸爸叨叨絮絮的跟我說著樓上的鄰居忽然就逝去 轉角雜貨店的老闆發現末期肝癌 沒三個月也走了
那天我在家 他的朋友來訪 他熱心的提供雜誌給朋友看 主要是在說肝炎的部分
他一直會注意關於健康的知識 也不吝於和朋友分享
而我突然發現 在我們三言二語帶過的瞬間 是2條生命的逝去 而且是認識的人
爸爸因為已經退休 所以待在家裡的時間長 我和姊姊買了pad 讓他玩遊戲動腦
他也負責煮飯 因為媽媽還在上班 需要帶便當
每次回家 幾乎都是他下廚 他會變換菜色 他會知道我喜歡吃甚麼
在家 我從沒洗過一次碗 爸爸總是一把把碗搶著洗
早餐和午餐到晚餐 除非我開口請他不用煮 不然 也從來都會準備好
幫我照顧貓咪 也擔任家中的清潔工作 不再染髮的他 已經不是我記憶中那個威嚴有餘 慈愛不足的爸爸了
他會彈琴 所以要我幫他修伯父送的2手電子琴 其實我不會修 只是都是英文 我得幫他翻譯一下 貼上國字
他會跟我抱怨他的失眠 他會和我討論時事 他會若無其事的跟貓咪說話
我突然驚覺 我不再氣他的專制 我不再氣他對媽媽的暴躁了
一切好像風一樣 吹過但沒有痕跡
我躺在家中的木椅上打盹 當爸爸從房間走出來時 會若無其事的跟我聊天 會叫我別這樣睡小心感冒
那份自在 那份愜意 唯獨家中才有
我很怕 有一天爸爸生命逝去 也成為鄰居口中的三言二語
我也知道我回家只是讓他更累 但我知道我就只是要陪伴著他就好了
就只要陪伴著 關心著 叨念著 他就會舒展眉頭 他就會不寂寞
我很慶幸 我在這個時候敞開了心(也或許其實是更早) 願意去明白爸爸要的是甚麼
我以前會覺得自己沒幫上家裡甚麼忙 因為我長年在外地念書與工作 回家總是匆忙
加上他們深知我報喜不報憂的個性 總是只看的到我開心的一面 疲憊和失落隱藏的很好
所以家人對我無比疼惜 不管我如何傷痕累累 家中的支持永遠是我心裡的港灣
幾次遇到身體和心理的大病來犯 沒有家人 我知道我沒辦法活下去
我的任性 我的莽撞 我的壞脾氣 我的桀傲不馴 在家人的包容中 成長為現在理智卻心裡溫柔的我
好好陪伴著家人 也許甚麼都沒做 但那一直是我心裡最好的時光
佛家講因緣 我知道因緣未了 所以我們都暫時不會放開家人的手 要緊緊握著 握到不能再握的那天.
留言列表